2025年,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科技领域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显著:本年度共争取到位资金22079万元,与2024年相比增长40.8%。其中,争取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质生产力专项资金6652.5万元,同比增长50%;争取到位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1966万元,创历史新高。
——加强项目谋划,释放创新动能
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应用、基础能力提升和新兴领域培育,建立“需求导向+预评审”机制,优化项目凝练与评审流程,全年谋划入库项目580项。
按项目申报进展时序,积极对接科技厅各处室,畅通信息渠道,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争取科技政策支持。今年共实施国家及自治区科技项目270项,高品质超导铌材料及铌射频超导腔的开发应用等3项技术获全国行业科技创新一等奖,突破了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
——加强服务指导,厚植创新沃土
围绕“1515”亿级企业培育工程,梳理编印惠企科技政策1000余册,对科技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科技政策培训,常态化开展入企科技服务,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服务指导。
建立健全R&D经费归集4项服务机制及3项技术清单,联合统计、税务等部门入企开展“一对一”服务指导,覆盖247家企事业单位,推动R&D投入强度达2.15%,居五地市之首。
——创新科技金融,纾解融资难题
创新建立“科技担保基金石嘴山模式”效果明显,在全区政金企融资对接会做经验交流:
推出“政银担442”风险分担模式,发挥8140万元科技担保子基金作用,撬动银行科技金融贷款8.14亿元;实行“联席会议+智能风控”机制,审批周期压缩至7天,协调合作银行利率降至4%以下。
全市累计发放“科技创新贷”16.76亿元,惠企73家;年度新增贷款9900万元,为40家企业争取贴息804万元,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成果转化力度。
——深化产学研合作,推动协同创新
举办“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学术论坛”“超导材料高端学术论坛”,邀请25名院士齐聚石嘴山共商稀有金属材料创新发展路径。通过“请进来”的“走出去”对接方式,举办合成生物、新材料、能源化工与先进装备制造、科技成果“进园入县”等产学研对接活动15场次;组织10家企业赴区外高校对接交流,达成校企联合攻关协议13项。
2025年度,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.96亿元,与2024年相比增长30%,企业创新活跃度明显提升。(王鹏)